我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林顺奎:做“龙的传人”江南体育

2024-04-06 05:36:13
来源: 网络

  江南体育官网轻摇手柄,“首饰龙”瞬间就亮了。只见80多个制作精巧的亭台中,300多个形态各异的古今人物动了起来。龙年春节期间,浙江省非遗馆展厅内最聚人气的展台当属“乐清首饰龙”。这条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创作的“首饰龙”,安静时通身流光溢彩、华丽无比;若轻摇侧边的手柄,亭台楼阁内的300多个小人瞬间“活”了起来,引得游客纷纷驻足“打卡”。

  “首饰龙”龙灯和其他龙灯不同,全身不呈龙形,而是依照渔船结构,整个架子以一条弧形木条做基础,上面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条龙船,船长3米、宽2米、高3米左右。前有龙头,龙头口状部分含珠垂须江南体育,后有龙尾,中间龙身上有数层楼阁,上插各色小旗,耀眼夺目。

  “乐清首饰龙”是国家级非遗项目。据史料记载,“首饰龙”是花灯的一种,在当地元宵花灯巡游中排在最前面,“首”是首要、第一的意思,“饰”是装饰的意思江南体育。明朝末年,乐清地区就盛传“村落糊楮,像龙首尾,裁版为身,机转辘轳,篝灯于上,从以金鼓,沿门索赏,谓之龙船灯”。到了清朝,龙船灯渐渐演变成更为精美的“首饰龙”。

  林家从清朝时期开始制作“首饰龙”,家传技艺跨越了100多个年头,还在不断革新。林顺奎从15岁开始跟随父亲—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学习“首饰龙”制作。“我不能让这门技艺成为‘绝唱’,要让‘首饰龙’走进田间地头,让更多人认识它。”他把地处繁华地段、刚装修完的新房进行改造,开办林氏细纹刻纸“首饰龙”艺术馆。老宅也不闲着,他将一只大型“首饰龙”放在门前显眼的位置,让村民、游客欣赏。

  林顺奎生于民间工艺世家,精湛技艺既源于父亲的熏陶和传授,也是自己刻苦好学的收获。制作“首饰龙”的材料主要是竹子和木材,首先要连劈带刨做出龙的脊柱,即一根木质的弧形龙枨,然后用剖好的毛竹与之垂直固定,一头是锁骨,一头是盆骨,中间是肋骨。

  “毛竹的选材大有讲究。最好用生长三年、黄土山上阴面、冬天砍的毛竹,比较结实牢固。剖完毛竹,我们还要作除虫处理。‘首饰龙’制作集木工、油彩、纸扎、龙灯、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体,制作时往往需要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,因此被称为‘集百工之成’的手艺。”在林顺奎看来,“首饰龙”呈现的不仅是一幅活生生的民俗长卷,也是流动的雕塑、活动的展台,更是艺术创造力的综合展现。

  “首饰龙”好比一台精密的仪器,它的转动全靠内置的200多个齿轮相互牵引和带动,齿轮和齿轮轴全靠纯手工打磨,共分为7种不同大小的规格。

  “以前的‘首饰龙’只有前后20多个小人会动,大多是转转圈,很单一。技艺传到我手上后,我让300多个小人动起来了,而且动作都不一样。”林顺奎一边介绍一边演示,比如纺纱小人坐在椅子上脚踩纺车,纺轮一圈一圈转动;打铁小人上下挥舞铁锤,帮手拉动烧火风箱;扇谷小人摇动机器手柄,帮手送来簸箕;冲床小人脚踩机器,旁边的工人举着“电器产品”的小木牌,两人的服饰则从古装调整为西装。龙尾的三层堂位还能向两边展开,里面还有一个暗格,齐天大圣在空中盘旋。林顺奎说:“每个小人都是通过一根小人棒固定的,小人的动作和小道具的动作都是靠机械统一起来。”

  家族代代相传,才有“乐清首饰龙”技艺传承的硕果。林顺奎介绍,他制作的“乐清首饰龙”曾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“山花奖”。“乐清首饰龙”还曾到美国参加纽约乐清同乡会的文化交流活动。

  林顺奎工作间的工作台上摆放着许多小道具,打谷机、磨盘、水车等,小巧精致。“‘首饰龙’是个‘百工活’,开始要做木工、竹篾工、钳工,后面要做人物雕塑、服装设计,最后还要做灯彩和装饰、上油漆、做细纹刻纸等。”林顺奎说,每年他会往“首饰龙”上添些新东西,比如,以前是灯泡,后来改用节能又安全的LED灯;以前是尼龙装饰,后来改用绸布、飘带、流苏等装饰。

  “‘首饰龙’传到我这里是第五代。小时候我跟着我爸妈做,现在我又传给了女婿黄孟和女儿林晓青。”黄孟跟着林顺奎学习制作“首饰龙”已有10年,至今共制作了30余只平龙(简化版“首饰龙”)江南体育、4只“首饰龙”。

  除了家族式传承,林顺奎还向乐清、永嘉、青田等地的学徒传授“首饰龙”制作技艺。为了让传统手艺走得更远,林顺奎已连续多年给乐清市白象中学的学生上课,他的工作室还成了温州理工学院实践教育基地。林顺奎也坦言,如今学习制作“首饰龙”的人越来越少,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020-888-88888